十八年前的明天(五月二十八日),鄧麗君的告別式在台北舉行。兩年後,台灣的流行音樂實體正版唱片產值達到新台幣一二三億元,高居亞洲第二,世界第十三名。自此高峰後即一路下滑。去年的產值僅十五億台幣,是一九九七年的十二%。鄧麗君是台北作為七○至九○年代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標誌人物,作品銷售超過一億五千萬張,高居華人首位。全球十數億華人熱愛她,但兩岸三地及東南亞卻盡是盜版,使鄧麗君在台一張唱片只能賺取區區三十─五十萬台幣。也極諷刺地促成了台灣今天降至亞洲第六,世界第二十八名的窘境。
今年元月起,鄧麗君六十誕辰紀念活動陸續在兩岸展開,種種回響印證鄧麗君不愧是「永遠的鄧麗君」。二○○九年中國國務院舉辦的「新中國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票選,從未踏上大陸土地的鄧麗君獨拿超過八百五十萬張選票,遙遙領先其他人選,讓我們見識了音樂無遠弗屆的穿透力與影響力。誠如北京師大于丹教授所說:鄧麗君的歌是那一代人抹不去的「集體記憶」;在撕裂人性的文革後,她的歌讓所有的人得以站在一個共同的起點上面向未來。人們驚訝地發現,原來世上還有如此婉約的表達,還可以這樣抒發個人情感。今天我們緬懷鄧麗君,致力提升華語流行音樂競爭力,應該是鄧小姐樂見的標的。筆者不揣固陋,提出一些淺見供參考。
首先,台灣必須擘畫流行音樂教育大計。當中共於一九四九年建政時,將二○年代源起於上海的華語流行音樂(時稱時代歌曲)定位為色情,今天卻時空倒錯地為此類音樂廣開「學院」,拱上學術殿堂。台灣資深音樂人陳復明、伍思凱、馬毓芬已受聘於上海影藝學院的「流行音樂學院」任教。費玉清則是南京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面對目前正興盛的展演、數位音樂市場,台灣亟需建立系統化的人才培育機制!
其次,強化流行音樂的原創性、符號性及品牌化。同質性高的創作與表演毫無競爭力;法國社會學家布希亞曾說:「物必須成為符號,才能成為被消費的物」;符號價值是流行文化的獲利基礎,像鄧麗君的聲音便展現無法被複製的獨特性。一旦形塑出帶有巨大的符號力量的「偶像」,將可創造出驚人的軟力量與國家影響力。
第三,強化流行音樂相關產業鏈結。將上游創意供應、中游企宣製造,及下游通路銷售形成「產業鏈」,並與媒體產業、社群網路科技等達成產業群聚。韓樂能攻占亞洲,一路延燒全球,善用社群網路功不可沒。韓流集團化的垂直整合及與其他產業的橫向合作,正促使韓國走向新文化帝國。
第四,重視「全球化實踐」。韓流一開始就放眼海外市場,韓文化的特徵並不明顯。其模式是在歌詞中置入當地語言,尤其是記憶點最高的副歌部分多用不斷重複的簡單英文,使人雖不明其義卻能感同身受,聽來愉悅舒暢、過耳不忘;企畫設計皆需經過當地市場及流行趨勢分析。全球/在地化的概念,使韓流歌曲具有強烈的市場性,很容易作跨國界輸出。
第五,積極面對「數位流通」時代。台灣在去年音樂盜版率仍高達八十%以上;但數位音樂消費模式是大勢所趨,商機可期。(全球一年的數位音樂銷售達五十餘億美元、付費下載量達近四十億次)譬如,韓國唱片業的數位產值已經超過實體,占六三%。台灣政府宜保障智財權,協助建立溝通平台,讓數位音樂產業健康發展。
最後,永保包容與多元的環境。這點,美國流行音樂對其境內多元民族音樂文化的兼容並蓄是個佳例。而維持經濟榮景則是深化流行文化影響力度的隱形之手。至於節目製作單位期待的「鬆綁置入性行銷」及「冠名贊助」,我們相信政府會有智慧的決定。
鄧麗君那經典不褪的風潮,仍將活在全體華人的未來,上述振興之道是告慰她的方式。鄧麗君三哥曾轉述:台灣歌手在大陸舉辦演唱會一年曾超過八百場;其實,只要每年有二百場,則五年的產值可達一千三百億元以上。流行音樂是台灣文化輸出最重要資產之一,行政院在「新十大建設」中的藝文經費,有五分之二即用在流行音樂中心。到二○二○年,全球創意產業產值將達八千億美元。面對這塊大餅,台灣的流行音樂準備好了嗎?(作者為輔仁大學應美系所教授)
(中國時報 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