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是華語樂壇空前絕後的典範,她對海峽兩岸的影響及象徵意義遠大於香港。不過香港畢竟擁有其特殊的歷史地位,更曾經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一支,所以早年的台灣明星也以能打入香港市場為時尚,鄧麗君自然也不例外。可以說香港和日本是兩個令鄧麗君走向亞洲甚至國際的地方。為適應香港市場,鄧麗君也很努力學習粵語和英語以符合香港的國際都市型態。
鄧麗君在1969年12月首次赴香港登臺,當時的她雖然廣東話不甚流利,,但形象清新唱功不俗,,所以在香港各大歌廳廣受矚目。另外在1970年和1972年兩度獲選香港工展會白花油義賣慈善皇后,兩度創下香港工展會義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白花油皇后的紀錄,這大概可以視為鄧麗君在香港發跡的開始。
之後鄧麗君在台灣演唱多首電影主題曲,聲勢更上層樓。在1975年7月簽約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並在香港發行《島國之情歌第一集》而大受歡迎,隨即於9月獲得香港十大歌星獎。值得一提的是《島國之情歌》系列是鄧麗君的一個經典歌集。主要是由唱片公司選了一些日本的流行歌曲,搭配上中文歌詞,就成了這些島國情歌,雖然這系列也有華人作的曲,甚至也有西洋老歌的曲不過都算是少數,從1975年起,至1984年為止,總共發行了八集島國情歌。客觀上看,當時日本流行音樂的製作水準高於港台地區,於是由台灣作詞人填詞後形成這套八張系列的「日本歌曲的中文版」—《島國之情歌》。其中既有鄧麗君在日本原唱歌曲的中文版,如《不論今宵或明天》、《問自己》等,也有她將其他日本歌星的名曲填入中國語歌詞後介紹給華人的經典歌曲,如:《我和你(北國の春)》《再見我的愛人》《襟裳岬》等。另外,一般容易產生誤解的是《島國之情歌》中的「島國」並非 是指「台灣」,而是指「日本」。概因剛才說明的裡頭歌曲的原曲來自日本,故意此名之。
之後同年10月,香港TVB電視台為她拍攝第一個鄧麗君電視特輯,當時在香港發展必須要有一定的成績和知名度,才夠份量在電視台拍攝個人特輯,也顯見當時她在香港發展順利。於是1976年年僅23歲的鄧麗君就在香港利舞臺(Lee Theater)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兩日三場門票很快銷售一空,等於為鄧麗君在香港日後的人氣奠定了基礎。演唱會實況隨即被製作為TVB電視特輯特別播出。此後鄧麗君在1976、1977、1978、1980、1981年除了中途赴美進修,連續五年都在香港利舞臺開唱並場場爆滿。其後更有1982年的香港伊麗莎伯體育館演唱會及1984的紅磡體育館演唱會,是鄧麗君香港發展的全盛時期。算來鄧麗君在香港僅僅8年內就連續開了7場成功的個人演唱會,證明其在香港的如日中天的聲勢與地位。
在1976到1981年,鄧麗君連續五年都在香港利舞臺成功開唱,唱片也持續發行並張張暢銷。甚至以五張個人專輯,同時獲得五張金唱片獎,創下香港金唱片歷史紀錄。但這因此發生了「金唱片頒獎會鄧麗君淚灑舞台」的事件了。
1981年,鄧麗君一人獨獲5張金唱片奬,創了紀錄。不料在無線台籌備的頒獎晚會上,卻演出了戲劇性的一幕。當時,無線台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安排與鄧麗君有過一段情的成龍作為神秘嘉賓,頒獎給鄧麗君。而當天下午才由美返港的鄧麗君對此並不知情。頒獎當時,只見成龍拿着唱片,無線台的高層就把他推上台去。誰知鄧麗君一見他,卻大驚失色,一直往後退,不肯接唱片。成龍手拿唱片邊追着滿台走,準備遞唱片給鄧麗君,小聲勸說她接下。顯然出現這樣的場面,成龍也始料不及。
鄧麗君去世後,成龍回憶當時情景雖事過境遷,但仍說:「全場人都看着嘻嘻哈哈,好羞。」但當時見過無數大場面的鄧麗君竟然出現這樣反應,明眼人大概也從中猜出一二分內情了。
1982年1月8日,鄧麗君第六次在香港伊莉莎伯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四天五場,演唱會實況由 香港寶麗金製成雙唱片發行,不久即晉昇為白金唱片。這場演唱會當年曾號稱是鄧麗君的「告別演唱」,主要是因為傳聞將下嫁馬來西亞糖王之子,香格里拉酒店少東郭孔丞。無奈這段良緣因郭家祖母反對告吹,徒留遺憾。
1983年5月香港寶麗金總裁鄭東漢頒獎給鄧麗君,公開銷量數字,總計鄧麗君自1975年在香港發行專輯以來,總銷量超過500萬張創下紀錄。6月在香港發行個人第二張粵語大碟《漫步人生路》,7月即登上香港中文金曲龍虎榜及十大中文歌曲擂臺陣第一名。
1983年12月29日到1984年1月3日,鄧麗君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亞洲十五週年巡迴演唱會,以香港作為演唱會的首站,因為反應熱烈,使演唱會由四場追加至六場,一票難求,總觀眾人數超過10萬,是鄧麗君在香港最盛大的一場個人演唱會。
1984年後,鄧麗君將歌唱事業重心移往日本,並在日本創造輝煌成績,但也就因此逐漸淡出香港樂壇。
yam蕃薯藤新聞/陳志龍 2013年01月29日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