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鄧麗君系列專題》鄧麗君「靡靡之音」 融化大陸人的心
2013.03.22

(1980年代,鄧麗君已紅遍對岸,成功虜獲億萬民眾的心。/鄧麗君文教基金會提供)

我們無從考據鄧麗君帶有「小資」情調的歌聲,是何時飄進大陸人的耳朵,只知從1970年代起,鄧麗君的歌聲便開始風靡大陸,以致後來有「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一說出現。

由於特殊的社會背景,鄧麗君的歌聲曾被貼上「靡靡之音」標籤,當時大陸的報紙、電台、電視很少出現她的名字,但她溫柔甜美的歌聲,卻如一股溫暖和風,融化了冷硬疏離的人心。

1979年大陸實施改革開放,鄧麗君歌曲終於浮上檯面,被公開傳唱;輕柔的唱腔,輕易虜獲億萬人民的心,也使她的聲名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84年,鄧麗君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殊榮,評委公布她的傑出成就之一是,歌聲衝破鐵幕,被譽為中國大陸「夜間部主席」。

大陸女歌星王菲、那英都曾模仿鄧的咬字、唱腔,天后王菲甚至說過,「我沒有想過也不認為自己可以超越鄧麗君,她是我從小的偶像,我喜歡她的歌,所以我就去唱」。

音樂劇《愛上鄧麗君》的製作人李盾說,大陸民眾在歷經了那個人性喪失的年代,當鄧麗君的音樂走近時,每一個「受傷」的人,都打開了關閉已久的心門,得到了療傷的作用。

2008年,鄧麗君逝世14年後,她的成名曲《但願人長久》,隨著大陸「神舟七號」飛上太空;隔年又以850多萬的高票,勝過老舍、金庸、王菲、周杰倫等人,獲大陸網友評選為建國60周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榜首。

祖籍河北、一生無緣踏上大陸土地的鄧麗君,卻在大陸歌迷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至今,筠園每天都有陸客前往拜謁,探望這位撫慰過他們心靈的台灣歌后。



【聯合報╱周靜芝 20130322】